广告:时间还剩10
视频      在线研讨会
半导体激光器 激光切割 激光器
新闻聚集
超快激光技术及其应用
材料来源:光行天下          

超快激光是激光中的一种,是脉冲波在fs量级上的激光。飞秒(fs)是极短的时间单位,即10-15s ,仅仅是1千万亿分之一秒,如果将10fs作为几何平均来衡量宇宙,其寿命仅不过1min而已。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产生的脉冲波,我们可以预料到一定有着许多有趣的性质,内为我们的科学实验带来许多帮助。

激光,顾名思义是“激发出来的光”,产生的物理基础是原子的受激辐射,这个过程是由爱因斯坦最早在1916年在理论上发现的。受激辐射概念刚提出时没有收到应有的重视,虽然1924年就有一位德国的科学家在实验上简介地证实了受激辐射的存在。但真正导致热门重新发掘受激辐射概念所隐含的巨大潜力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当人们企图将想干滇西波段从长波扩展到微波乃至光波是,发现只有借助于分子、原子这样的围观体系才能实现短波长的相干电磁波放大,爱因斯坦的受激辐射正是实现这种想干放大的物理机制。

要产生激光,需要解决两个矛盾。首先是受激辐射与受激吸收的矛盾。根据玻尔兹曼分布,热平衡的原子体系中总有低能级上的原子数多于高能级上的原子数,当光与体系发生相互作用时,由于吸收比受激发辐射显著,结果是将导致光信号的衰减。因此,产生激光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要实现体系中粒子数的反转。已处于粒子数反转的戒指叫做激活介质货增益介质,它具有对光信号的放大能力。为使粒子数反转,需一外界能源以适当的方式对原子体系产生作用(泵浦),此能源被称为泵浦源。产生激光所要解决的另外一个矛盾就是受激辐射与自发辐射的矛盾。在原子体系中,这两种过程同时存在,相互竞争。为产生激光,需使受激辐射处于优势地位。为此,需选择合适结构的光腔(或足够长的激活介质),在轴线方向的自发辐射通过反复增益获得较高的光场能量密度,从而得以受激辐射为主的输出。

激光与普通光源又极大的不同,它具有高亮度、高方向性、高单色性和高相干性等特征。在加工、存储、医疗、通信、雷达、科研、国防等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而飞秒激光作为一种特殊的激光,在各种性质加强后经历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有着更为奇特的性质。

超快激光与团簇、高温高密度等离子体、自由电子等特殊形态物质的相互作用也已成为新的研究方向,它不仅大大拓宽本学科领域的纵深发展,也将为相关重要高技术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新方案与新途径。

最近,实验研究已观察到多光子激发产生的带有大量内壳层空穴的电子组态反转的“空心”原子,这将为实现超短波长相干辐射开辟全新途径;超快激光与大尺寸原子团簇的相互作用首次成功引发了台式聚变,从而为“台式化”聚变新概念指明了前景。此外,超快激光与团簇的相互作用研究,有可能作为一种桥梁,帮助人们更加完整地认识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当光强大于(等于)1018瓦/厘米2时,激光与电子的相互作用进入超相对论性强场范围。实验上已首次观察到:自由电子在真空中被加速到兆电子伏数量级的相对论能量;非线性汤姆孙散射及其所产生的约300飞秒、0.05纳米的超快硬X射线脉冲;多光子非线性康普顿散射。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首次观测到非弹性光子-光子散射产生正负电子对的强场量子电动力学现象。

基于非线性汤姆孙散射与康普顿散射的X光、γ光源的产生与应用,以及真空中亚周期脉宽超强超快激光场对电子的加速等,也是超快激光与自由电子相互作用研究中的热点课题。此外,在超快激光与稀薄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尾波场实验中,也观察到比传统的高能粒子加速器的极限加速电场高出三个数量级以上的超高梯度加速场,从而为实现小型化的高能粒子加速器提出了新方案。

近年来,超快激光与高温高密度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特别是相对论效应引起的高度非线性新现象、新规律的研究,也已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虽然目前已观测到超强超快激光产生巨大光压,推动临界密度面向前移动,从而形成等离子体通道等新现象,但涉及到1018~1020瓦/厘米数量级的超快激光与高温高密度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如“等离子体中凿孔”效应、超热电子的产生、能谱控制与输运等基础性物理问题还有待于深入研究。显然,超快激光与高温高密度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研究不仅是本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而且还有可能为激光核聚变等相关高技术领域的发展提供基础。

超快激光场激励的高次谐波现象的发现与不断深入的研究,不仅为获得真空紫外区(VUV)与极端紫外区(XUV)波段全相干光源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也为亚飞秒甚至阿秒级极端超快短波长相干辐射的产生提出了全新的思想与方法,从而有可能突破飞秒的壁垒,为人类创建极端超快的阿秒光子技术,并开创出阿秒光谱学、阿秒物理学乃至阿秒科学技术的全新学科与未来高技术领域。

超快激光场中高次谐波发射研究已取得重大突破,高次谐波已进入“水窗”波段。当前,产生亚飞秒乃至阿秒数量级极端超快相干辐射的新概念、新方法的研究,正日趋活跃。在短波长X射线波段激光研究方面,现有的X射线激光机制无法实现波长小于2纳米的突破,超快激光的出现为实现基于内壳层跃迁等新机制的超短波长相干辐射提供了可能性。目前超快激光驱动的内壳层光电离超短波长相干辐射新机制研究也已成为本领域的新热点。

超快激光技术为交叉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创新手段与方法。超快激光技术也为超快化学动力学、微结构材料科学、超快信息光子学与生命科学等前沿交叉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创新手段与方法。例如,超快激光自身及其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飞秒甚至可能是亚飞秒、阿秒数量级的XUV和 X射线波段的极端超快相干光源技术,为人类研究并应用各种超快过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将使人类在更深的层次上进一步认识微观世界物质内部的能量转移和信息传递过程,进而可能实现人工控制某些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促进微结构材料科学、超快化学动力学等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与发展,产生具有重大影响的突破性交叉前沿研究成果。

近年,在飞秒激光应用于化学反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进展格外引人注目。泽韦尔(A.H.Zewail)由于在发展飞秒光谱技术,并研究化学反应过程中寿命极短的过渡态方面的成就,被授予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上述进展也为利用超快强激光控制化学反应带来了新的希望。有选择地断裂或形成一些小分子化学键已经成功,但是对大分子复杂体系却一直未能突破。超快强激光技术与近场光学显微技术相结合,可以对激光与分子的相互作用进行多维控制,这是研究“单分子物理学”或“单分子化学”的有力手段,并有可能用以对生物大分子进行“剪裁”。

超快强激光在物质微结构的制备与超快动力学行为的研究方面,包括超高时空光谱分辨新探测手段的开拓与应用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如光泵-超快X射线衍射探针测量技术应用于单晶的超快晶格动力学研究已经实现了皮秒-毫埃的超高时空分辨率;微爆炸和微聚合已使得人们有可能用超快强激光得到优于衍射极限、小于光波长的材料处理精度, 在三维高密度数据存储中带来了新的应用。最近的实验也已证实,利用飞秒强激光按微米的间隔,断续照射含稀土元素钐微粒子的玻璃,加上多重波长重叠记录技术,记录密度可提高到1014比特/厘米3等。

相对而言,超快激光科学是一门非常年轻的新学科,正处在出现重大突破的前夜,其重要作用与潜力远不止本文所述。展望未来,中国科学家可望在这一现代物理学乃至现代科学活跃的前沿领域中,做出重要建树。这既是挑战,更是难得的机遇。

转自:光行天下

注: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您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上一篇:德龙激光拟收购康宁激光 下一篇:IPG LightWELD XR手持激光焊,助力...

版权声明:
《激光世界》网站的一切内容及解释权皆归《激光世界》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激光世界》杂志社。



激光世界独家专访

 
 
 
友情链接

一步步新技术

洁净室

激光世界

微波杂志

视觉系统设计

化合物半导体

工业AI

半导体芯科技

首页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关于我们 | 联络我们
Copyright© 2024: 《激光世界》; All Rights Reserved.